
![]() |
|
1. | 培養聆聽、說話、朗讀等語言能力,以及自學能力。 |
2. | 增進與本科有關的語言知識,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認識。 |
3. | 提高對本科的學習興趣,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。 |
本科以上述各項為基礎,以學生為中心,著力培養學生朗讀、聆聽和說話的能力,並制定本科工作目標。 |
|
本年工作目標 | |
1. | 優化漢語拼音教學,提升學生漢語拼音的能力和興趣, 提升自學效能。 |
2. | 運用多元化策略,提升學習興趣,並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學習,推動校內互助的氣氛。 |
3. | 透過有趣的網上平台吸引學生寓學習於遊戲,促使學生自學。 |
4. | 提供多元化活動、表演和比賽機會,給予學生更多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經歷。 |
5. | 朗讀古文以培養其積極正向的價值觀。 |
![]() |
|
1.
|
優化漢語拼音教學,一年級開始集中學習聲母、韻母、四聲和整體認讀音節,並初步掌握雙拼音和三拼音的認讀,並能正確、端正書寫漢語拼音,以打好語音基礎。 |
2.
|
學生在初小階段學習整套的普通話語音系統,交叉講解並加強學生記憶;在高小階段完成整套漢語拼音認讀及拼寫,透過默寫及聽寫訓練鞏固深化所學,讓漢語拼音成為學生終身自學的工具。 |
3.
|
課堂中採用不同教學元素,如:角色扮演、情境教學、分組朗讀、語音遊戲等活動, 讓同學體會學習普通話的樂趣。 |
4.
|
低年級拼音教學以遊戲及活動為主,課堂上以圖像化的拼音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;借助便於記誦的歌訣,幫助識記字母,區別形近字母及音近字母;增設拼音遊戲、小組比賽等拼讀互動,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。 |
5.
|
善用校方推介的免費普通話網站,鼓勵學生利用網上平台自學,利用出版商提供的網上平台,透過動畫、朗讀短片、故事及遊戲自學。 |
6. | 透過電子學習,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,增長知識。 |
7.
|
安排五分鐘聽讀訓練,每節課首五分鐘朗讀「三字經」或「弟子規」,以增加對華夏文化的認識,並滲入品德教育,培養積極正向的價值觀。 |
8.
|
編定校本「說話藝術訓練」,提升五六年級學生普通話升中面試技巧及說話技巧,針對學生的語言弱點進行訓練及輔導。 |
![]() |
|
1.
|
推行一二年級「普通話小老師」計劃,協助有多樣性學習需要及普通話能力稍遜的本地學生。普通話小老師會於課堂後帶讀、指導及協助能力稍遜的同學學習普通話,朗讀聲韻母字母表,並鼓勵同學課堂後遇到普通話問題可向小老師請教, 強化互動學習,發揮朋輩互相欣賞、鼓勵的精神。 |
2.
|
安排學生參與校園電視台普通話節目,透過朗誦、話劇、報導等多元形式增進與本科有關的語言知識,增強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及興趣。 |
3.
|
安排普通話才藝表演,科任需訓練每級學生以普通話演繹不同作品,內容可為說書、趣談、小品、快板、笑話、小品、詩詞或繞口令等表演,以培養學生公開講演的自信。 |
4. | 與中、英文科聯合舉辦「朗朗之音」朗讀活動,增加學生表演機會。 |
5. | 參加每屆校際朗誦節普通話朗誦比賽,學生都能獲得獎項。 |
6.
|
鼓勵及帶領有潛能的學生參加校外活動或比賽,如朗誦、演講、講故事比賽等,讓學生在課外有更多應用的機會,以提升運用普通話溝通的能力和信心。 |
![]() |
|
1. | 配合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,透過口試及筆試評估考核學生聆聽、說話、閱讀及拼寫四個範疇的能力。 |
2.
|
亦透過觀察法評估,觀察學生日常課堂活動的表現,學習普通話的興趣、態度、習慣等方面,並作記錄。 |